|
有柔性导引结构的拉绳位移传感器有柔性导引结构的拉绳位移传感器传统的拉手位移传感器结构一般分为定子11和动子铁心两部分,其中动子铁心由铁心13和连杆14组成,连杆14为刚性结构,连杆14带动铁心13在传感器定子11内部进行直线运动,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此种结构要求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最大长度最少为传感器定子11长度与测量行程之和,一般为传感器测量行程的3~4倍。其缺点是:对于测量行程要求超大的线位移传感器,要求有相当大的安装空间,当安装空间受限时,线位移传感器往往无法使用,且动子部件中连杆的长度尺寸长,重量大,对拉绳位移传感器的总重量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大行程传感器的连杆长径比大,存在相当大的加工难度,零件精度无法保证,进而对传感器精度产生极大影响。 针对现有线位移传感器测试距离过大,尤其是针对大行程线位移传感器结构尺寸过大、安装空间受限等不足,急需开发一种能够减小传感器长度和重量的新型线位移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线位移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1 :外壳,12 :挡板组件,13 :铁心,14 :连杆; 图2是结构示意图 其中1 :内壳组件,2 :挡板组件,3 :外壳,4 :滑轮组件,5 :上耳环组件,6 :卡箍,7 :铁心,8 :钢丝,9 :通孔; 图3为导引结构立体示意图 其中2 :挡板组件,3 :外壳,4 :滑轮组件,6 :卡箍,8 : 钢丝,9 :通孔。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说明书附图2、3,一种拥有柔性导引结构的大行程拉绳位移传感器,包括内壳组件1,在内壳组件1外部的外壳3,挡板组件2通过螺纹安装在外壳3的两端,滑轮组件4 通过卡箍6安装在外壳3两端外表面上,铁心部件7安装在内壳组件1内部,两端的钢丝8 穿过内壳组件1的内孔,从两端挡板组件2中心的通孔9中穿出,沿着滑轮组件4的轨道走向,在传感器外壳3的外部进行连接,上耳环组件5在两根钢丝8的连接处安装,外界系统通过连接上耳环组件5,拉动钢丝8运动,进而带动铁心7在内壳组件1内部的通孔中进行往复运动。 在本方案的一个实例中,铁心7在内壳组件1的内部,铁心7两端的钢丝8从传感器两端挡板组件2中心的通孔9中穿出,沿着滑轮组件4的轨道走向,在传感器外壳3的外部进行连接,上耳环组件5安装在两根钢丝8的连接处,外界系统通过连接上耳环组件5,拉动钢丝8运动,进而带动铁心7在内壳组件1内部的通孔中进行往复运动。在要求测量行程同为970mm的条件下,传统的拉绳位移传感器因为存在刚性连杆,最大位置时的尺寸约为 2220mm,本发明的柔性导引结构,使线位移传感器在测量任何位移时的尺寸均保持最小,约 1314mm,大大节省了安装空间,并且减轻线位移传感器的重量。 将传统拉绳位移传感器的刚性连杆改为柔性连接,如钢丝等,通过滑轮导引带动柔性连接运动进而带动传感器铁心的运动,最终达到线位移传感器将位移输出转换为电压输出的目的,尤其是在大行程的拉绳位移传感器中,缩短了线位移传感器的总长度,减轻了线位移传感器的重量,节省了安装空间,同时,柔性连接伸出时的位置与滑轮的安装距离经过严密计算,使柔性连接从挡板组件内孔伸出时不会与内孔边缘进行摩擦,避免柔性连接的磨损,提高了传感器的寿命。 上一篇如何选择位移传感器下一篇传感器及相关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 |